第三屆中國塑料行業科技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并致辭
科技大會現場
2月25日,第三屆中國塑料行業科技大會在南京召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出席并致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原理事長錢桂敬,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兼職副會長朱文瑋以及各地方塑料行業協(商)會代表、行業專家、展商代表、媒體等800余人參加會議。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占杰主持。
張崇和在致辭中表示,塑料加工業是輕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工業,是戰略性新興材料工業和重要民生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去年塑料加工行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近2.3萬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320億元,出口總額近1080億美元,同比增長9.3%。塑料加工業韌性不斷增強,發展持續向好。
張崇和指出,近年來,塑料加工行業以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為重心,堅持科技引領,開展技術攻關,取得顯著成效。“塑料軟包裝關鍵材料功能性單材化可高質循環利用”“多層共擠吹塑薄膜自增強”等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兩年來,塑料加工行業獲得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發明獎8項,科學技術進步獎30項。行業26家企業入選工信部綠色工廠,42個產品進入工信部綠色設計產品名單,4家企業獲得工信部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稱號,150余家企業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家企業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15項產品成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截至目前,建成輕工行業重點實驗室14個,工程技術中心6個。全行業科技實力大幅提升,競爭能力明顯增強,轉型升級更顯成效,可持續發展基礎更加穩固。
張崇和會長致辭
張崇和會長對塑料加工行業創新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攻克重點關鍵技術,推動塑料工業科技轉型發展。要對標國際先進,緊跟科技前沿,在重點領域組織技術攻關,爭取國際領先;要針對產品結構性過剩、高技術產品比重較小、高端產品仍需進口等方面,確立創新目標,開展技術攻關,力爭取得突破;要大力采用循環利用技術,推進塑料加工生態化建設,集中行業力量,開展塑料功能化、輕量化、精密化、生態化、智能化創新研究。
——加快技術成果轉化,推動塑料工業全面轉型發展。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創新技術研發機制,針對實際需要開展技術創新,充分利用產業、政策、金融等資源,推動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要充分發揮專家院士、大學院所的創新引領作用,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推動產學研用集成創新,形成企業、高校、院所共研發同轉化的協同體系;要建設綜合服務平臺,暢通成果轉化渠道,融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整體性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強化低碳生態制造,推動塑料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要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提升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加強新型綠色環保功能材料采用,強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新技術新產品,降低應用成本,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要推動綠色化工廠升級改造,加快低碳化產品技術研發,加強生態化降解機理研究,構建塑料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核算體系,培育規范回收和循環利用的新業態新模式;要開展塑料制品資源化、減量化綜合利用,加快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促進塑料制品回收能源化資源化。
——深化數字“三品”行動,推動塑料工業智能轉型發展。要數智化賦能增品種,數字化生產,智能化功能,個性化供給,滿足美好生活需要;要數智化賦能提品質,數字化選用原料,智能化檢測質量,網絡化產銷對接,全面提升產品品質;要數智化賦能創品牌,利用數字化技術,精準品牌定位,擴大品牌影響,提升品牌感知度,增強品牌價值量,培養品牌專精特新,培育品牌全球知名。
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蹇錫高,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金發科技副董事長兼首席戰略官李建軍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長聘教授、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分別作了題為《新型雜環高性能工程塑料及其加工應用研發進展》《塑料制造與廢塑再生智能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塑料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若干關鍵問題》的報告。
大會還對塑料加工行業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個人,優秀科研成果和優秀標準化項目等進行了表彰。
張崇和會長宣布展會開幕
同日,由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塑料展暨塑料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展覽會在江蘇南京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張崇和會長宣布開幕并巡展。
現場巡館
張崇和會長十分重視塑料行業技術創新、綠色低碳、產品升級等問題,每到一處都向企業詢問設備與制品的功能創新、技術優勢、運行原理及與國內外先進技術的比較情況,鼓勵企業適應市場需求,實現創新發展。張崇和還參觀了中國塑料工業專精特新企業展區、科技成果展示區、子行業產品應用展示專區、中國塑協展臺,感受塑料加工業百年發展歷程及為經濟社會和民生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了解行業綠色發展成果與趨勢。
相關新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輕工業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之傳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于轉載之日起30日內進行。
4、免責聲明:本站信息及數據均為非營利用途,轉載文章版權歸信息來源網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