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加持,推動香米酒品類創新發展
(記者 章玉) 五常大米美名揚天下,以五常大米為原料釀造的香米酒又是什么味道呢?2月16日,香米型白酒新品發布會暨香米型白酒團體標準宣貫會在北京舉行。國家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高工李春揚從香米酒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技術要求等方面對《香米酒》團體標準進行了解讀。五常市稻穗香釀酒有限公司的釣臺宴精釀、釣臺宴國粹、釣臺宴30等三款香米酒新品以高品質獲得了業內專家的肯定。
創新驅動香米酒問世
我國以大米為原料釀造酒的歷史悠久,但與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白酒相比,米香型白酒的發展較為低調。此次稻穗香酒業的三款新品,采用優質的五常稻花香大米為釀酒原料,經過“高溫制酒、兩次投糧、涼堂堆積、回沙發酵、五次蒸釀、四次發酵、三次取酒、經年窖藏”的獨特工藝釀制而成。
發布會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著名白酒專家高景炎、著名白酒微生物專家程光勝、國家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程勁松、全國著名獨立酒評人肖竹青等5位國家級品酒師對三款香米酒新品進行了三輪品鑒并最終形成品鑒意見。高景炎在發布會現場對香米酒品鑒結果進行了公示宣讀,認為其具備“清涼透明、馥郁優雅、綿甜爽凈、柔和純正、酒體豐滿”等突出特點。
“白酒產業是大眾普遍需求的重要民生產業,擔負著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任務。”中輕檢驗認證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紅峰在致辭中說,“各界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因香米酒新品發布和標準宣貫會匯聚一堂,聚焦香米酒新品發布、新型白酒未來生態發展,為推動我國新型白酒高質量發展增添了一抹色彩。”
馬勇結合市場現狀,對酒類新產品的前景進行了分析,對行業競爭格局與發展闡述了自己的見解。馬勇指出,去年食品行業受到疫情和經濟形勢下行的疊加影響,但白酒是其中受到影響最小的類別。2022年我國白酒產量為670萬千升,比上年下降了5.6%,但銷售額增長了9.6%、利潤增長近30%,可見白酒的發展潛力之大。在白酒創新上,十多年來,行業一直在推動、鼓勵以創新驅動發展,鼓勵企業在風格上、質量上、工藝上進行不斷創新和提高,現在,創新型風格的產品在新產品中所占比例大幅提高,無論是骨干企業還是地方特色企業,都在研究釀酒的新原料、新工藝、新技術,以及新的微生物在釀造中的應用。
“稻穗香酒業此次推出的三款酒,以大米為原料釀造,是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同研發、創新的新品類新香型,創新特色明顯。”馬勇指出,“現在很多白酒企業實現了自動化、工業化、機械化、信息化,下一步要在以傳統釀酒工藝為根本的基礎上,推動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智能釀造,把傳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目的就是要生產出創新風格的優秀產品,不斷滿足消費者更好更高的消費需求。”
會上,現場嘉賓還共同啟動了“香米酒”新品上市啟動儀式。錢國飛表示:“我們將匯聚力量,點亮未來,把香米酒做成中國香米型白酒圈一顆閃耀的明星,攜手開啟新征程,共創新輝煌。”
標準助推香米酒打開新天地
五常市稻穗香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國飛詳細介紹了五常大米酒的發展歷程和品牌戰略布局。稻穗香酒業成立于2005年,五常大米酒的獨特優勢包括寒地黑土、地下水、工藝和窖洞。2019年,五常大米酒進入獨立化、全國化運作新階段,為創造未來輝煌,在產能擴建、技術改造、產品布局等方面進行了更專業、更精細的規劃。
2021年,國家食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對五常大米酒的產品風味組分及風格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后,協同稻穗香酒業制定、并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組織審批發布了《香米酒》產品團體標準。
會上,李春揚詳細解讀了《香米酒》團體標準和香米酒的色、香、味、格。尤其是香米酒的獨特香氣,是一種濃郁的己酸乙酯和香米香的復合香,而香米香主要來自2-乙?;?1-吡咯啉,似爆玉米花、茉莉花的芳香氣味特征組分。這一點也使得香米酒與目前市場上的其他酒類產品相比有明顯特征。
李春揚表示,今后還將從感官評價、風味骨架成分、釀造微生態等不同維度深入開展香米酒品質表達標準化關鍵指標研究,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標準內容、科學準確地展現香米酒的品質。有了標準的加持,以稻花香大米為主要原料經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調的具有己酸乙酯和香米香為主體復合香的香米白酒和經液態發酵的香米米酒將正式打開新天地。
在“創新思維引領白酒未來生態發展”主題訪談環節,行業大咖就傳承“釀酒技藝”“大師匠心”“美酒佳釀”等展開暢聊,詮釋白酒傳統文化與內涵,研討五常大米酒的創新與品質,并共同為五常大米酒新品上市送上了祝福與期待。
程勁松表示,白酒行業的創新既要秉承傳統,又要堅持創新發展,以此次發布的香米酒新品為例,其打破了消費者對米酒的固有印象,無論口感、口味還是包裝都有新改變,更好地適應了當下的消費需求,希望能對米香型白酒的創新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
相關新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輕工業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之傳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于轉載之日起30日內進行。
4、免責聲明:本站信息及數據均為非營利用途,轉載文章版權歸信息來源網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