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加強新能源“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能源是攸關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點領域。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天任認為,“十四五”時期,亟須加快推動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進一步激發能源創新發展新動能。對此,他建議,要加強新能源“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效保障能源安全。
張天任表示,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先進核能、先進太陽能、新型儲能、氫能、磁流體發電、地熱能等新興能源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成為全球能源轉型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保障能源安全要推進能源科技創新,重點是實現能源科技自立自強,著眼點是更好保障國家能源供給。”張天任表示,一方面要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針對能源領域“卡脖子”問題必須加大攻關力度,逐步化解能源技術裝備領域存在的風險。另一方面要把握能源技術革命趨勢,加快推動前瞻性、顛覆性技術創新,鍛造長板技術新優勢。
張天任認為,我國能源科技創新與世界能源科技強國還存在明顯差距。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和材料領域還存在很多“卡脖子”難題。“產學研用”通道不暢通,難以支撐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蒲腥瞬抨犖椴患?,存在制約因素。
對此,張天任建議,政府加大對科技領軍企業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面向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創新聯合體。
設立國家專項投資基金,持續加大對關鍵材料和技術在種子期、初創期的扶持力度;加大對新能源企業在金融、稅收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圍繞龍頭企業打造新能源產業鏈和生態圈,增強集群綜合競爭力。
技術迭代和疊加的過程充滿探索性,往往需要將創新的視角從舊的技術軌道上移開,突破固化的技術路線和模式,必須建立跨邊界知識融合機制,需要引入“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的融通創新模式,通過建設以科技領軍企業為龍頭,以優秀企業家、戰略科學家為領頭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學研共同體等新型創新聯合體,探索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解決好戰略必爭的重點產業的卡脖子技術問題。
張天任建議,創新換道超車思路,加速培育自主路線的產業生態。
“卡脖子”困境并非都是技術落后,有些是技術路線選擇不同,自主技術缺乏相應產業生態和應用需求。建議要善用市場權和產能權,把產業鏈中間品需求和龐大終端消費需求,轉化為自主技術產業生態的發展動力;把強大豐富的產業鏈配套和跨產業協作能力,轉化為實驗技術產品化和快速迭代的巨大動力,換道超車。
“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基礎原材料的探礦和開采儲備。”張天任表示,深化國家間合作,進一步加大對新能源基礎原材料的探礦和開采儲備,加快推進對部分新能源關鍵戰略材料的海外布局,設立原材料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新能源產業鏈原材料供給端的自給率。
此外,張天任還建議搭建新能源產業引才平臺,落實人才政策,建設結構更加合理的人才隊伍。建議搭建新能源產業引才平臺,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和留學生;協同部分國內院校,完善新能源產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激勵,健全完善技術入股、股權期權激勵、分紅獎勵等激勵政策。
相關新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輕工業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輕工業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輕工業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信息之傳播,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于轉載之日起30日內進行。
4、免責聲明:本站信息及數據均為非營利用途,轉載文章版權歸信息來源網站或原作者所有。